【如匪浣衣的出处是哪里】“如匪浣衣”是一句出自古代文献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事情复杂、难以处理。这句话虽然不常见于现代口语中,但在文学作品或古文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本文将从出处、含义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信息。
一、
“如匪浣衣”出自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。原文为:“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……及尔偕老,老使我怨。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。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。反是不思,亦已焉哉!”其中,“匪浣衣”原意是指“不是洗衣服”,后引申为“不像平常那样简单”。
在《诗经》中,“如匪浣衣”并非直接出现,但“匪浣衣”这一词语出现在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中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;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这里的“匪”是“非”的意思,“浣衣”是“洗衣服”。整句意思是“我的心不是石头,不能转动;我的心不是席子,不能卷起。”
后来,“如匪浣衣”被引申为一种比喻,形容事情复杂、难以处理,或感情纠葛不清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如匪浣衣 |
出处 | 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 |
原文出处 | 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;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 |
含义 | 比喻事情复杂、难以处理,或情感纠缠不清 |
用法 |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,形容情感或事务的复杂性 |
词义解析 | “匪”:非;“浣衣”:洗衣服;整体意为“不像平常那样简单” |
现代使用情况 | 不常见,多用于古文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|
相关诗句 | 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 |
三、结语
“如匪浣衣”虽不常见于日常交流,但在古典文学中具有独特的表达意义。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情感和事物复杂性的深刻理解,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。通过了解其出处与含义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