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监守自盗什么意思】“监守自盗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。原意是指看守仓库的人自己偷窃仓库里的东西,比喻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,非法占有或侵吞公共或他人财物的行为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监守自盗 |
拼音 | jiān shǒu zì dào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今君监守其国,而与人争利,不可。” |
含义 | 原指看守仓库的人盗窃自己看守的财物,后泛指内部人员利用职权侵占公物或他人财物的行为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或描述内部腐败现象,常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使用。 |
二、成语用法示例
句子 | 解析 |
他身为财务主管,却监守自盗,私吞公司资金。 | 表示内部人员滥用职权,贪污公款。 |
这起案件就是典型的监守自盗行为。 | 强调内部人员的不道德行为。 |
公司加强了监管,防止有人监守自盗。 | 表达对内部风险的防范意识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贪赃枉法、以权谋私、中饱私囊 |
反义词 | 公正无私、廉洁奉公、克己奉公 |
四、适用场景
- 职场管理:用于描述员工或管理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。
- 新闻报道:常见于揭露腐败、贪污等社会问题的报道中。
- 法律教育:在法律宣传或教育中,用来警示人们不要滥用职权。
五、总结
“监守自盗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,更是现代生活中对内部腐败行为的一种形象化描述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,都应坚守职业道德,杜绝以权谋私、损公肥私的行为。同时,企业和社会也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,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