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爱礼存羊是什么意思】“爱礼存羊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。原意是指虽然喜欢礼仪,但为了保存羊(象征实际利益),而不去实行礼仪。后用来比喻表面上重视礼节,实际上却因顾及私利而放弃原则或实际行动。
“爱礼存羊”这个成语原本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。春秋时期,晋文公在城濮之战胜利后,打算按照周礼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,但因为担心浪费资源,尤其是羊这种贵重的祭品,最终选择了简化仪式。后来人们用“爱礼存羊”来讽刺那些只注重形式、不重实质的人,也指在追求表面礼仪的同时,因顾及实际利益而放弃真正的行动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言行不一、虚伪做作的行为,强调做人做事应有诚意和实际行动,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。
表格展示:
词语 | 爱礼存羊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 |
原意 | 喜欢礼仪,但为了保存羊而不实行礼仪 |
引申义 | 表面上重视礼节,实际上因顾及私利而放弃原则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虚伪、不务实的行为 |
近义词 | 虚与委蛇、纸上谈兵 |
反义词 | 实事求是、言行一致 |
示例 | 他口头上说尊重传统,实际上却“爱礼存羊”,从不真正践行 |
通过这样的总结和表格,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爱礼存羊”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,帮助读者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