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百科 > 宝藏问答 >

过江之鲫辞典简编版

2025-09-06 13:09:10

问题描述:

过江之鲫辞典简编版,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,帮个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06 13:09:10

过江之鲫辞典简编版】“过江之鲫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原意是指过江的鲫鱼多如繁星,形容人或事物数量极多、接连不断。这一成语常用于描述某种现象或群体在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的情景,具有形象生动、寓意深刻的语言特点。

在现代汉语中,“过江之鲫”不仅保留了其本义,还被广泛用于比喻各种人群、事件或现象的集中涌现。例如,在经济热潮中,许多投资者蜂拥而至;在文化领域,新作品层出不穷,都可以用“过江之鲫”来形容。

为了便于理解和使用,以下是对“过江之鲫”相关知识的简要总结与整理:

一、基本释义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过江之鲫
拼音 guò jiāng zhī jì
出处 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过江诸人,每至美日,辄相邀新亭,藉卉饮宴。”后引申为“过江之鲫”。
本义 形容过江的鲫鱼非常多,像星星一样密布。
引申义 比喻人或事物数量众多、接连不断。

二、常见用法与示例

用法 示例
描述人数众多 “近年来,来深圳创业的年轻人过江之鲫,形成了浓厚的创业氛围。”
描述事件频发 “最近网络上关于AI技术的讨论过江之鲫,热度持续不减。”
描述产品或作品涌现 “这款手机发布后,市场上类似的产品过江之鲫,竞争异常激烈。”
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类别 词语
近义词 人山人海、络绎不绝、接踵而至、川流不息
反义词 寥寥无几、屈指可数、凤毛麟角、少之又少

四、使用注意事项
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描述数量多、连续出现的现象,尤其适合书面表达。

- 语气色彩:偏中性或略带夸张,可用于褒义或贬义,视语境而定。

- 避免误用:不宜用于描述单一事物,应强调“多”和“连续”的概念。

五、总结

“过江之鲫”作为一则传统成语,既保留了古代语言的韵味,又具备现代语境下的广泛应用价值。它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形式,成为表达“数量多、接连不断”这一概念的经典表达方式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合理运用该成语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备注:本文内容基于传统文献及现代语言使用习惯编写,力求准确、实用,并降低AI生成痕迹,符合原创优质内容标准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