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百科 > 宝藏问答 >

泰而不骄的词语解释

2025-09-22 02:01:28

问题描述:

泰而不骄的词语解释,这个怎么解决啊?快急疯了?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2 02:01:28

泰而不骄的词语解释】“泰而不骄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。”意思是:君子在安详、从容的状态下不会骄傲自满;而小人虽然骄傲,却无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定。

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取得成就或处于顺境时,应保持谦逊、稳重的态度,而不是得意忘形。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“德行”与“修养”的重视,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“中庸之道”。

“泰而不骄”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,指人在处境安稳、地位尊贵时,仍能保持谦虚谨慎、不骄不躁的态度。这一成语不仅强调了个人的内在修养,也蕴含着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深刻理解。与之相对的“骄而不泰”,则表现出一种表面的傲慢与内心的不安,缺乏真正的自信与内涵。

表格对比分析:

项目 泰而不骄 骄而不泰
出处 《论语·尧曰》 《论语·尧曰》
含义 安详而不骄傲,有修养而不自满 骄傲但内心不安,缺乏真正自信
人物特征 君子、有德之人 小人、无德之人
心态 平和、稳重 自大、浮躁
行为表现 谦逊、低调 自负、张扬
文化内涵 儒家推崇的修养标准 反面典型,被批判的行为
现代意义 强调为人处世应有谦虚与自省精神 提醒人们避免盲目自大,注重内在修养

通过“泰而不骄”这一成语,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人格修养的高度重视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,提醒我们在面对成功与荣耀时,更应保持清醒与谦逊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