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陈情表中文学常识】《陈情表》是西晋时期文学家李密所写的一篇奏章,以其真挚的情感、严密的逻辑和优美的文辞著称。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向皇帝陈述个人情况的文书,更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,体现了作者对祖母的孝心与对朝廷的忠诚。在学习《陈情表》的过程中,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对于理解文章内容和语言风格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文学常识总结
1. 作者简介
李密(224—287),字令伯,蜀汉灭亡后归顺西晋,曾任太子洗马等职。因祖母年老多病,请求辞官奉养,遂上《陈情表》。
2. 文体特点
《陈情表》属于“表”这一古代公文文体,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、表达情感或请求。其语言庄重、感情真挚,常用于表达忠孝之情。
3. 写作背景
李密在蜀汉灭亡后被晋武帝征召为太子洗马,但因祖母年迈需奉养,故上书陈情,请求暂缓赴任。
4. 语言风格
文章语言委婉恳切,情感真挚,善用排比、对仗等修辞手法,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。
5. 思想主题
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深厚孝心,以及对朝廷的忠诚与感激之情,体现了儒家“孝道”与“忠君”的思想。
6. 历史评价
《陈情表》被誉为“千古第一孝文”,因其情感真挚、结构严谨而广受赞誉。
二、文学常识表格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文体 | 表(古代公文) |
作者 | 李密(字令伯) |
写作时间 | 西晋时期(约260年前后) |
写作背景 | 因祖母年老需奉养,请求辞官未果,遂上《陈情表》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孝亲之情与对朝廷的忠诚 |
语言风格 | 委婉恳切、情感真挚、修辞丰富 |
文学价值 | 被誉为“千古第一孝文”,影响深远 |
代表句子 | “臣无祖母,无以至今日;祖母无臣,无以终余年。” |
通过了解《陈情表》中的文学常识,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涵与艺术特色,进一步体会古人在表达孝道与忠君时的语言智慧与情感深度。